在一片黑暗中,印入眼簾的是發著緩慢閃爍螢光的骷顱,他仿佛是從另一個世界來的。反之,我們這些從外頭世界侵入的人們,不也是從一道未知之門進入的觀察者?這群觀察者被各種科學符號、科技變革、歷史人物和數位資訊的交雜圖像環繞著,引領我們思索其中的箇中意義。霎時,一名身著佈滿幾何圖騰全白洋裝的女子展開高歌,導引所有人進入一間密室。這間密室隱藏在佈滿百科全書內頁的房間,女子告誡:「一次只能容納兩個人。」這座密室是一間溫室,擺滿了各式各樣來自熱帶的植物,陽光煦煦地從天花板隙縫中竄進來,營造了與世隔絕之感。
離開溫室的我們,詳閱了百科全書的內容,從中瞥見許多不曾耳聞的名字。這本精裝厚書記載了「被隱形」的人物──他們的事蹟不曾被正式記載,卻是這本書的重點人物。我們不禁將之與另一個房間內,被放置在玻璃櫃內的半透明骷顱聯想在一起:這是關於隱形的一本書,這些人物因其記載而變得可見。隨著旋轉樓梯的引領,我們踏入的是一高挑的房間,迎接而來的是僅有半身的人物──他們正前方置放來自傳統部落的面具,夾著一絲笑靨,仿佛等待這一刻的到來已久。此時,女子再次引吭高歌,音符開啟的是另一道密室之門。門後是一間無人的臥房,昏暗的床頭黃光是唯一的光線,照亮室內雜亂的日用品。衣櫥旁則有另一扇門,門縫夾著棉質外套,似乎是有人在倉促關門之際所遺留下的。夢境也在此時被打破。
這並非一齣科幻劇,而是藝術家塔瓦雷斯·斯特拉坎(Tavares Strachan)在倫敦瑪麗安·古德曼畫廊(Marian Goodman Gallery)的展覽 「顯而易見」(In Plain Sight)。斯特拉坎將整間畫廊打造成一座沉浸式劇場,觀眾的腳步隨著表演者而移動,兩間「密室」不定期地被打開,邀請觀者進入探索。事實上,這場奇幻之旅的靈感來源也是一場探索,展覽出發點是美國探險家馬修·漢森(Matthew Henson,1866–1955)的傳奇:他在1909年成為最早踏足北極點的人。然而,因其非裔美國人的身份,他的故事長期以來被忽視。但在這裡,漢森的故事被歌頌著,貫穿整個展覽,並串連出其他人物的歷史篇章。
本文刊載於《週刊編集》第41期,2020年12月號 。
閱讀全文見內: